• 平台訊息
    • 最新消息
    • AAC影音
  • 平台簡介
    • 成立平台宗旨
    • 平台功能
    • 成員及分工
    • 聯絡我們
  • AAC科普
    • AAC迷思
    • AAC一般知識
  • 輔具產品
    • 輔具介紹
    • 輔具類型
      • 低科技輔具
      • 有聲溝通器
      • 溝通軟體
      • 溝通App
      • 輸入方式
      • 溝通輔具相關周邊產品
    • 輔具廠商
      • 元鼎國際
      • 格羅斯
      • 朋笛
      • 博陽科技
      • 吉喬
      • Sense森思
      • 語悅科技
      • 庭田
      • App Store
      • Google Play
  • AAC百寶箱
    • 溝通符號
    • 溝通輔具
    • 溝通技術
    • 溝通策略
    • 整合式方案
  • 資源連結
    • 政策法規
    • 相關書籍
    • 相關文獻
    • AAC新趨勢
  • 提供AAC服務單位
  • 網站導覽
  • 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官網
  • Facebook粉絲頁
  • Youtube官方影片
  • 回饋與建議
前往主要內容
第一基金會AAC跨越溝通鴻溝平台
:::

第一基金會AAC跨越溝通鴻溝平台

網站導覽 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官網 Facebook粉絲頁 Youtube官方影片
  • 平台訊息
    • 最新消息
    • AAC影音
  • 平台簡介
    • 成立平台宗旨
    • 平台功能
    • 成員及分工
    • 聯絡我們
  • AAC科普
    • AAC迷思
    • AAC一般知識
  • 輔具產品
    • 輔具介紹
    • 輔具類型
    • 輔具廠商
  • AAC百寶箱
    • 溝通符號
    • 溝通輔具
    • 溝通技術
    • 溝通策略
    • 整合式方案
  • 資源連結
    • 政策法規
    • 相關書籍
    • 相關文獻
    • AAC新趨勢
  • 提供AAC服務單位
AAC科普
::: 首頁 > AAC科普 > AAC迷思 > 克服AAC的障礙(3)-AAC會阻礙口語學習嗎?
  • AAC迷思
  • AAC一般知識
2021-02-18

克服AAC的障礙(3)-AAC會阻礙口語學習嗎?

認為輔助溝通系統(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AAC)會阻礙口語學習是大眾對AAC常見的迷思與誤解。根據研究顯示,AAC的支持對口音和語言發展具有正向影響,並不會阻礙AAC使用者的口語學習。

人們開始使用AAC的原因有很多。

我們經常被問到:「AAC會阻礙一個人的口語學習嗎?」

不同的團隊成員會對其他溝通形式的介入有疑慮,擔心會因此減少口語的嘗試。所以想了解AAC的支持是否會阻礙使用者學習口語,或甚至導致他們不願意嘗試說話。

研究和臨床經驗結果顯示,使用AAC並不會阻礙使用者口語學習。

每個人以不同的方式回應AAC。少數人可能會對AAC做出與研究不一致的反應。但是,我們能確信,對大多數人而言,AAC並不會影響口語發展,反而可能會在口語中取得進步。AAC提供了一種讓溝通更清楚、明確的方式,並減少挫折感和幫助語言發展。

研究顯示

以下是最常被引用的兩篇文章:

第一篇

《The Impact of 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Intervention on the Speech Production of Individuals With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A Research Review》
-2006年4月,Diane C. Millar,Janice C. Light和Ralf W. Schlosser發表於《Journal of Speech, Language, and Hearing Research》第49期P248-264。[doi: 10.1044/1092-4388 (2006/021)]

本文介紹了它們分析的結果,以確定AAC對發展性障礙者(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的口語產生的影響。他們完整地搜尋了1975年至2003年之間的文獻,並研究在AAC尚未介入、介入中,以及介入之後,有關語音產生(speech production)的數據。

本研究回顧提供了重要的初步證據顯示, AAC介入並不會抑制言語產生; 相反地,AAC還可以提供支持。

第二篇

《Effects of 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Intervention on Speech Production in Children With Autism: A Systematic Review》
-2008年8月, Ralf W. Schlosser和Oliver Wendt發表於《American Journal of Speech-Language Pathology》第17期第一卷,P212-230。[doi: 10.1044/1058-0360 (2008/021)]

系统性回顧是為了確定AAC的介入對自閉症兒童言語產生的影響。他們使用各種資源和搜索方法搜尋了1975年至2007年5月之間所撰寫的研究報告。並分析了參與者的特徵、治療特性和結果。

結果顯示,AAC介入並沒有阻礙言語產生。 事實上,大部分的研究報告指出言語產生有所增加。 然而,深入分析後表示,這種提高並不明顯。

多模式溝通器-口語和AAC

所有的AAC使用者都依賴多種的溝通方式。他們會使用自己的AAC系統、臉部表情、發聲法、手勢(signs)和姿勢動作(gestures),和使用他們能夠發出的任何口語。他們會應用最有效的方法來清晰、快速地傳達訊息。
 
實際上,我們知道口語是比AAC系統更快速也更有效的溝通方式,這意味著當AAC使用者能夠使用口語表達訊息時,他們便很可能會使用口語來溝通。
 
當使用AAC系統支持,通常能使口語使用地更成功。舉例來說,如果口語不清楚,則可以使用AAC系統來讓訊息更清楚明確。和只使用口語相比,這可以提供AAC使用者更積極的體驗。
 
最重要的是,我們希望口語能力有限制的人們都能通過任何可用的方式,成功地表達自己。我們應該重視並尊重他們的所有溝通方式。AAC的強大功能在於,它可以為口語能力有限制的人提供更多的單詞和語言,這與僅使用口語溝通相比,能讓他們進行更多的交流。

克服障礙

提供AAC支持並不會阻止他們學習說話。當我們為AAC使用者發聲時(同時期待AAC使用者能回答我們),仍然有許多事情要達成!
 
進行測試:請查看《AAC學習指南》,這可以幫助您克服阻礙您成功的障礙!

參考文獻

以下是支持此篇論點的其他文獻:

Baumann Leech, E. & Cress, C. (2011). Indirect Facilitation of Speech in a Late Talking Child by Prompted Production of Picture Symbols or Signs. 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27 (1), 40-52.

Blischak, D. M. (1999). Increases in natural speech production following experience with synthetic speech.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Technology, 14, 4453.

Blischak, D., Lombardino, L., & Dyson, A. (2003). Use of Speech-Generating Devices: In Support of Natural Speech. 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19 (1), 29-35.

Cress, C., & Marvin, C. (2003). Common Questions about AAC Services in Early Intervention. 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19(4), 254-272.

King, A., Hengst, J., & DeThorne, L. (2013). Severe Speech Sound Disorders: An Integrated Multimodal Intervention. Language, Speech, and Hearing Services in Schools, 44, 195-210.

Millar, D., Light, J., & Schlosser, R. (2006). The Impact of 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Intervention on the Speech Production of Individuals With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A Research Review. Journal of Speech, Language, and Hearing Research, 49, 248-264.

Romski, M. & Sevcik, R. (2005). Augmentative Communication and Early Intervention: Myths and Realities.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18(3), 174-185.

Romski, M., Sevcik, R., Adamson, L., Cheslock, M., Smith, A., Barker, R., & Bakeman, R. (2010). Randomized Comparison of Augmented and Nonaugmented Language Interventions for Toddlers With Developmental Delays and Their Parents. Journal of Speech, Language, and Hearing Research, 53, 350-364.

Sigafoos, J., Didden, R., & O'Reilly, M. (2003). Effects of Speech Output on Maintenance of Requesting and Frequency of Vocalizations in Three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19(1), 37-47.

Schlosser, R. & Wendt, O. (2008). Effects of 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Intervention on Speech production in Children with Autism: A Systematic Review. American Journal of Speech-Language Pathology, 17, 212-230.

 
資料來源:ASSISTIVEWARE
 
回列表
另開新視窗分享到Facebook 另開新視窗分享到Line
:::
第一基金會 第一基金會

服務信箱:aac_service@diyi.org.tw

服務專線:02-2722-4136轉1856

傳真號碼:02-2729-1742

服務地址:115台北市南港區重陽路223號 B1 查看地圖

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官網:https://www.diyi.org.tw/

富邦文教基金會

通過A優先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
財團法人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 by A-cart網頁設計:雲端主機
Lin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