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檢索關鍵字
查詢
平台訊息
最新消息
AAC影音
平台簡介
成立平台宗旨
平台功能
成員及分工
聯絡我們
AAC科普
AAC迷思
AAC一般知識
輔具產品
輔具介紹
輔具類型
低科技輔具
有聲溝通器
溝通軟體
溝通App
輸入方式
溝通輔具相關周邊產品
輔具廠商
元鼎國際
朋笛
博陽科技
宏渥
吉喬
Sense森思
語悅科技
宇康生科
庭田
App Store
Google Play
AAC百寶箱
溝通符號
溝通輔具
溝通技術
溝通策略
整合式方案
資源連結
政策法規
相關書籍
相關文獻
AAC新趨勢
提供AAC服務單位
網站導覽
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官網
Facebook粉絲頁
Youtube官方影片
回饋與建議
前往主要內容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
網站導覽
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官網
Facebook粉絲頁
Youtube官方影片
關鍵字
查詢
平台訊息
最新消息
AAC影音
平台簡介
成立平台宗旨
平台功能
成員及分工
聯絡我們
AAC科普
AAC迷思
AAC一般知識
輔具產品
輔具介紹
輔具類型
輔具廠商
AAC百寶箱
溝通符號
溝通輔具
溝通技術
溝通策略
整合式方案
資源連結
政策法規
相關書籍
相關文獻
AAC新趨勢
提供AAC服務單位
AAC百寶箱
:::
首頁
>
AAC百寶箱
>
溝通策略
>
聽障生運用輔具 遠離語音刻畫錯誤
溝通符號
溝通輔具
溝通技術
溝通策略
整合式方案
2017-12-01
聽障生運用輔具 遠離語音刻畫錯誤
高科技AAC策略
文/臺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特教組博士班研究生王俊凱
發行出處/國語日報特教副刊
發行日期/2017年12月1日
聽障生的聽能訓練有很多種方法,結合輔助科技設備介入的系統性訓練就是其中一種。有些人認為聽障生戴上助聽器或植入人工電子耳後,就能聽到聲音;只要聽障生能聽到聲音,他就能順利和他人溝通。其實這種想法不正確。聽障生會認為他聽到的音就是正確音,實際上,他可能會因無法清晰的聽清楚每個音,以致發音錯誤,卻沒辦法根據過往經驗來判斷,進而發出正確音,造成語音刻畫的錯誤。 聽障生常用的輔具,包括各式助聽器、人工電子耳、FM系統(含發射器與接收器)、聽能筆,以及在行動裝置上安裝相關應用程式的聽能管理工具。 助聽器透過內建麥克風接收聲音,經過擴音器處理聲音並放大後傳出,使聽力損失者能聽到原本聽不清楚的聲音,並能依照聽障生聽損狀況,將聲音信號的不同頻率,做最大限度的調整,讓聽障生儘可能聽得到聲音。
人工電子耳則是透過植入的線圈,將聲音處理器接收到的訊息轉化成電流,由電流刺激聽覺神經,再由大腦聽覺中樞解析聲音訊息。裝置電子耳須動手術,當聽損程度過重,助聽器的效益有限時,仍應考慮裝置。
FM系統須在發話端配上發射器與麥克風,在聽話端放接收器,直接連接助聽器或人工電子耳,能減少背景噪音及回音的干擾,發話者距離遠近或音量大小,也不會成為問題。 聽能筆藉各種改變聲音的技術(例如:壓頻、移頻、拆音節),幫助聽障生更容易知覺到平常不易察覺或辨識的聲音,並經由視覺提示、發聲練習及提供聽覺回饋,讓聽障生能說得更清晰;在行動裝置上安裝相關應用程式的聽能管理工具,可偵測環境噪音,避免長時間處於噪音環境,對聽力造成傷害,或進行初步的聽力篩檢,便於及時發現問題,並進一步到醫院做正式的聽力檢查。
對聽障生而言,使用輔具可以幫助擴大殘存聽力或繞過障礙,使用觸覺、視覺優勢感官(例如:震動鬧鐘、電話來鈴閃光器),但輔具不是萬能,要能聽到聲音,聽懂訊息,開口說話及說得清楚,須搭配長期的聽能及說話訓練,才能發揮輔具的最大效益。
應用實例
菡菡不到一歲就被檢查出兩耳都有極重度的聽力損失,先在左耳戴助聽器,一歲九個月大時在右耳植入人工電子耳,隨後開始聽能訓練。她目前就讀國小二年級,會定期到資源教室上課,也已持續接受語言治療服務約三年。
據菡菡的語言治療師描述:「與菡菡初次接觸時,她多用口語搭配簡單手勢與我溝通,雖然能說話,但別人大多聽不懂內容,且菡菡說的字音有許多錯誤(例如:大叫說成大笑),這與她無法有效區辨ㄐ、ㄑ、ㄒ、ㄗ、ㄘ、ㄙ等音有關,長時間處於語音刻畫錯誤的狀態,不僅會讓別人不了解她說的話,別人說的話她也無法理解。這種情況發生的次數多了,菡菡就越說越少。」
介入策略
輔助科技團隊評估菡菡的能力與限制後,由語言治療師為她量身打造一套訓練方案,具體策略如下:
善用輔助科技改善學習問題:
上課時,首先要確定菡菡的助聽器及人工電子耳在正常運作的狀態,語言治療師進一步使用有放大子音、壓頻、移頻等聲音切換功能的聽能筆訓練菡菡,透過聽能筆的輔助,不僅可重複練習,語速較慢,也能穩定的製造菡菡不容易聽到的聲音,提供一致性的聲音回饋。菡菡的父母也能在家替她複習,延伸學習效果。
配合學校課程內容安排療育計畫:
語言治療師原先使用自編教材訓練菡菡,但菡菡上國小後,課業壓力日漸增強,除定期療育時間外,回家後得把時間花在複習學校課業上,後來,語言治療師調整策略,把學校課程內容變為授課教材,並結合輔具,讓學校課程變為療育的一部分,於是大幅減輕菡菡的負擔,也提升了她的學習成效。
結語
聽障生從「聽到聲音」到「開口說話」是需要時間學習及訓練的,菡菡在進行長時間的聽能及語言訓練後,表達方式變得更多元,也比較有信心開口說話。菡菡總是聽錯的字音,終於開始能聽得到,聽得懂,再藉由不斷練習,最後,也能說得清楚了!
▲語言治療師陳淑玫(右)透過輔具,協助聽障生理解與表達。(圖由臺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特教組博士班研究生王俊凱提供)
轉自:
http://www.mdnkids.com/specialeducation/detail.asp?sn=1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