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檢索關鍵字
查詢
平台訊息
最新消息
AAC影音
平台簡介
成立平台宗旨
平台功能
成員及分工
聯絡我們
AAC科普
AAC迷思
AAC一般知識
輔具產品
輔具介紹
輔具類型
低科技輔具
有聲溝通器
溝通軟體
溝通App
輸入方式
溝通輔具相關周邊產品
輔具廠商
元鼎國際
朋笛
博陽科技
宏渥
吉喬
Sense森思
語悅科技
宇康生科
庭田
App Store
Google Play
AAC百寶箱
溝通符號
溝通輔具
溝通技術
溝通策略
整合式方案
資源連結
政策法規
相關書籍
相關文獻
AAC新趨勢
提供AAC服務單位
網站導覽
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官網
Facebook粉絲頁
Youtube官方影片
回饋與建議
前往主要內容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
網站導覽
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官網
Facebook粉絲頁
Youtube官方影片
關鍵字
查詢
平台訊息
最新消息
AAC影音
平台簡介
成立平台宗旨
平台功能
成員及分工
聯絡我們
AAC科普
AAC迷思
AAC一般知識
輔具產品
輔具介紹
輔具類型
輔具廠商
AAC百寶箱
溝通符號
溝通輔具
溝通技術
溝通策略
整合式方案
資源連結
政策法規
相關書籍
相關文獻
AAC新趨勢
提供AAC服務單位
AAC百寶箱
:::
首頁
>
AAC百寶箱
>
溝通策略
>
多元溝通方式 助特教生對等互動
溝通符號
溝通輔具
溝通技術
溝通策略
整合式方案
2017-11-03
多元溝通方式 助特教生對等互動
高科技AAC策略
文/臺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特教組博士班研究生王俊凱
發行出處/國語日報特教副刊
發行日期/2017年11月3日
溝通是基本人權,如何幫助特教生有效表達及與人互動,是特殊教育一項重要目標。
溝通指的是雙向互動,過程中會有說者及聽者,利用各種方式,有來有往的交流想法,但特教生往往受限於認知功能或動作異常,不僅無法順利以說話作為主要溝通方式,溝通過程中,他們通常只能當聽者,說者則是教師、治療師、家長等能以說話作為主要溝通方式的成人。這種不對等的互動,導致專業人員或家長在描述特教生的特質時,常提到「溝通顯得被動」;特教生也因無法說話或表達語彙有限,很可能導致能力被嚴重低估。
實際上,溝通的方式不只有說話,臉部表情、眼神、肢體動作、手勢等,經過適當的溝通訓練,都可作為輔助溝通的方式。另外,如果希望特教生能以師長期待的方式溝通,那就要在生活中提供足夠強度的練習,把握每一次互動機會,不僅訓練特教生,也應讓他的溝通夥伴在過程中學會該如何與他有效溝通。
Beukelman在一九八七年提出應以「平衡取向(balanced approach)」作為具複雜溝通需求者發展溝通介入方案的依據。平衡取向的溝通介入方案,鼓勵特教生用多元方式溝通,例如:特教生家人如能聽懂他說的話,就能將說話當作主要溝通方式,經由學習得來的輔助溝通技術,則用來與較不熟悉的溝通夥伴溝通。
在給特教生選擇溝通方式權利的前提下,應儘可能提升他的語言能力,並且訓練他及主要溝通夥伴能在不同情況下,選擇對雙方最有效的溝通方式。唯有提升語言能力,才有機會用更複雜的符號與人溝通,例如:提供腦性麻痺生溝通訓練,也可訓練用頭控滑鼠、掃描開關等動作。在尋找可使用的輔助溝通技術時,不應放棄對動作的要求,而是用更平衡的方式,藉目前的動作控制滿足基本需求,也透過系統性的動作及溝通訓練方案,訂出短期、中期、長期目標,讓腦麻生的溝通方式更平衡、完善。
應用實例
游游(化名)就讀華德福國中部普通班,初次聯合評估時,語言理解能力可,但表達時不面向人說話,也不看人,表情變化少,回應問題時常沉默不語,即使回應了,由於語音清晰度不佳,語速過快,僅父母較能理解他表達的內容,且因溝通對象不多,能運用的語彙、句型、溝通技巧及策略都十分有限,致使其他人難以理解其意,在團體中很容易被忽略。
介入策略
輔助科技團隊評估游游的能力後,設計平衡取向的溝通介入方案,具體策略包括:
建立多元溝通方式:
語言治療師將對話訊息分為問候、閒談、敘事、結束話題,結合時事,採一問一答,鼓勵游游透過說話、手勢、肢體、書寫等多元方式溝通,例如:以臺北世大運為題,教師透過說話、書寫、肢體語言,與游游談論他喜愛的運動賽事,游游不知如何回應時,教師就以口頭提示、手勢示範,協助他表達想法。
使用平板式溝通輔具:
由特教教師預設課程主題,將課程內容分為閱讀、組織、重組、創造,結合各類情緒故事,使用行動載具,搭配「AAC好溝通」、「聽我打」等輔助溝通應用程式,協助游游藉應用程式組織、重組訊息,並進一步創造溝通版面,將平板式溝通輔具變成另一種溝通選擇。
結語
隨著課程進行,游游越來越有想法,也更有自信的用說話、書寫、line等多種方式表達。對話時,能仔細聽教師提問,也能反問教師:「那你覺得呢?」輕鬆自然的展現幽默感。
家長也表示,華德福教育讓學生回歸自然,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創造力,尊重每個人的想法與不同,而這正與平衡取向的溝通介入方案精神不謀而合。
▲林政緯老師(左)以平板式溝通輔具,協助學生設計溝通版面,助他表達自我。(圖由臺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特教組博士班研究生王俊凱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