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社團法人中華響響輔助科技協會秘書長王俊凱
發行出處/國語日報特教副刊
發行日期/2012年7月27日
無口語及低口語者常常因表達溝通困難,無法有效與人交換意見,且因為他人無法了解想法或感受,造成內在需求無法得到滿足的失落感,進而衍生情緒困擾;在人際關係上,他們也常因溝通障礙,受到挫折無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因此,如果能為無口語及低口語者建立良好的溝通管道,將對他們身心靈的提升產生莫大助益。
當個體無法適當的使用口語表達時,就必須運用其他方法來溝通;藉由「輔助溝通系統」(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AAC)可協助無口語及低口語者獲得與人互動溝通的技能。
輔助溝通系統包括:
筆者以這幾年服務無口語或低口語者的臨床實務經驗,結合核心語彙的原理,擬定一個具體可行的溝通策略,與各位分享。在此,先簡單的介紹「核心語彙」的概念。
所謂的「核心語彙」(Core Vocabulary)是指在一般溝通對話中,數量相對稀少,卻構成整個溝通大部分內容的若干重要語彙;當核心語彙使用率過低,就會損害溝通效能。
一個完整的溝通句型,除了有「核心語彙」外,也包括「邊緣性語彙」。「邊緣性語彙」通常為名詞,這類語彙的內容因人而異,依每人的需要而不盡相同,但依然可以從生活中歸納出常用的邊緣性語彙,並配合核心語彙,協助無口語或低口語者建構溝通句型。
一、感官經驗:從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建構各種語彙的概念、聲音語意的連結。
二、概念建立:認識或界定物品的名稱,可從配對、分類、分辨來進行。
三、符號理解:能確實分辨語彙符號,並運用核心語彙與邊緣性語彙組句。
四、口語理解與口語表達:在結構的情境中能百分之百的理解問題,並說出肯定或否定答覆。
五、類化:能將在結構化情境所學得的句型類化,應用到各種情境中,正確說出貼切的句子,同時對其他語彙充滿好奇。
「核心語彙成長溝通系統」強調句型的應用,將中文語法分為主詞、時間副詞、肯定與否定用語、動詞等,後面再接上名詞。例句如:我(主詞)今天早上(時間副詞)要(肯定與否定用語)吃(動詞)漢堡(名詞);其中學會「我今天早上要吃」的句型比名詞「漢堡」來得重要,因為教師、家長平日大部分時間已用來教導個案辨識名詞,但對溝通更重要的句型組合,卻極少投入。
若不加強無口語或低口語者句型組合的學習,即使他們學會注音符號拼音,能拼出來的句型往往受到限制,甚至只能用關鍵字來回答問題。
「溝通」最終的目的是希望能暢所欲言,讓對方了解個人的意思;若只用圖形來互動,溝通難免受到限制,無法完整的表達內心想法。使用注音符號是目前最佳的方式,但要讓個案從使用「溝通圖形」,立刻進階到使用注音符號,未免不切實際。
「核心語彙成長溝通系統」就是溝通圖形和注音符號之間的橋梁,運用這個工具可以協助無口語或低口語者建立短期及中期的溝通模式,並以學習注音符號拼音表達為長期目標。用循序漸進的方式,架構語言學習鷹架,可以為無口語或低口語者減輕語言學習的負擔。
轉自:https://www.mdnkids.com/specialeducation/detail.asp?sn=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