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融合教育思潮的影響下,我國已有越來越多的腦性麻痺兒童在普通班就讀,但是受到動作和語言能力的限制,往往需要透過以圖形符號為主之輔助溝通和科技輔具,來協助他們順利地適應普通班級的生活學習和溝通互動。然而,如果腦性麻痺兒童所使用的圖形符號,無法透明且清晰地傳遞訊息,他們將無法有效地與人溝通互動和融入普通班的學習環境中。近年來,雖然有許多應用輔助溝通和圖形符號方面的研究,但在國內仍缺乏探討有關圖形符號明識度之研究。因此,本研究以自編之「圖形溝通符號明識度調查表」為工具,以同時呈現符號和文字之七點量表方式,調查80位普通班腦性麻痺兒童之重要成人,對國內常用彩色圖形溝通符號明識度的覺知,並探討影響符號辨識之可能因素。研究結果發現國內常用之彩色圖形溝通符號具有高明識度,而高明識度的符號以名詞居多,低明識度的符號則是以形容詞居多。同時,研究結果亦顯示身份與詞性兩變項與明識度得分並無交互作用,但在身份變項上,教師評定的結果高於家長;而名詞、動詞和形容詞三種詞性符號之明識度得分,彼此有顯著差異,其中名詞顯著優於動詞和形容詞,動詞也顯著優於形容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