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俊凱
文/社團法人中華響響輔助科技協會秘書長王俊凱
發行出處/國語日報特教副刊
發行日期/2017年2月3日
運用輔助溝通系統 自我表達非難事
特教領域近年特別重視用各種教學方法,協助特教生對外溝通,輔助溝通系統(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AAC)就是常用的一種方式,AAC直譯為擴大性與替代性的溝通系統,當一個人在表達時,除了使用語言外,所有用來輔助說話表達的方法,都可稱為擴大性溝通系統;當一個人的言語能力嚴重受損時,用來替代他說話表達的方法,則可被歸類為替代性溝通系統。AAC不是完全沒有言語能力者的專利,具言語溝通能力,但發展未臻成熟者,也可以使用AAC。
美國聽語學會(American Speech-Language-Hearing Association, ASHA)指出,AAC是用於表達思想、需求、意願和想法等溝通的方式,當我們使用面部表情、手勢、符號、照片或書寫時,都是在使用AAC。
ASHA提出AAC應包括四個元素,分別是溝通符號、溝通輔具、溝通技術及溝通策略,但AAC並非神奇魔法,只有溝通輔具,仍無法讓AAC使用者立刻暢所欲言,就如同只有一個籃球,並不會造就出球技精湛的選手,而是必須經反覆練習,並與團隊達成一定的默契,才能把球打好。成功的AAC使用者亦非一蹴可幾,往往須長期配合系統性訓練,再加上環境提供的支持,才能成為有效的溝通者。
掌握特教生需求 引導弱勢能力發展
最後,提出以下幾點執行iPad AAC介入方案時的教學建議。
AAC個案應用實例
小丰(化名)是低口語自閉症學生,國小曾短暫學習以溝通圖卡交換物品方式進行溝通。他升上國高中後,原有的溝通系統已無法滿足需求,因而出現反覆如廁、莫名哭泣、大叫等情緒及行為問題。
在了解小丰認知、語言、動作控制、社會互動、動機及需求後,我與臺北市立大學特教系主任藍瑋琛及響響輔助科技團隊的語言治療師、特教教師討論後,共同設計一套具體可行的iPad AAC介入方案,此方案的四個元素說明如下。
溝通符號
為建立小丰語意、語法、語用的概念,iPad AAC介入方案結合活動本位(便利商店購物活動)及語言發展本位,使用九十六個核心語彙(主詞、時間、肯定與否定用語、情緒、社交)及七十二個邊緣語彙(名詞),小丰可用這兩者來建構完整句型。
溝通輔具
為了提升溝通輔具的可攜性及教學彈性,在iPad AAC介入方案中,使用點讀式溝通筆及iPad結合溝通應用程式的動態版面型語音溝通器。
溝通技術
小丰操作輔具沒有困難,使用點讀式溝通筆點擊溝通版面上的符號,或觸碰動態版面型語音溝通器上的溝通符號時,都能直接選取。
溝通策略
為了協助小丰克服使用iPad結合溝通應用程式時遇到的困難(如因不熟悉語法結構,而讓溝通版面跳層;執意按壓home鍵,跳出溝通應用程式等),在過程中輔以低科技的溝通圖卡及點讀式溝通筆,並設計感官經驗、概念建立、符號理解、聽覺理解與口語表達、類化五階段的教學方案,逐步引導他學會以iPad進行溝通。
在實施iPad AAC介入方案後,小丰已較能掌握iPad動態版面型語音溝通器中的語言規則,並可在特定活動中使用,表達需求及要求、打招呼及參與活動。小丰在學習使用AAC的過程中,因溝通器提供許多聲音回饋,增加練習仿說的機會,儘管構音仍不清晰,但明顯感受到小丰越說越有信心。
轉自:https://www.mdnkids.com/specialeducation/detail.asp?sn=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