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台訊息
    • 最新消息
    • AAC影音
  • 平台簡介
    • 成立平台宗旨
    • 平台功能
    • 成員及分工
    • 聯絡我們
  • AAC科普
    • AAC迷思
    • AAC一般知識
  • 輔具產品
    • 輔具介紹
    • 輔具類型
      • 低科技輔具
      • 有聲溝通器
      • 溝通軟體
      • 溝通App
      • 輸入方式
      • 溝通輔具相關周邊產品
    • 輔具廠商
      • 元鼎國際
      • 格羅斯
      • 朋笛
      • 博陽科技
      • 吉喬
      • Sense森思
      • 語悅科技
      • 庭田
      • App Store
      • Google Play
  • AAC百寶箱
    • 溝通符號
    • 溝通輔具
    • 溝通技術
    • 溝通策略
    • 整合式方案
  • 資源連結
    • 政策法規
    • 相關書籍
    • 相關文獻
    • AAC新趨勢
  • 提供AAC服務單位
  • 網站導覽
  • 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官網
  • Facebook粉絲頁
  • Youtube官方影片
  • 回饋與建議
前往主要內容
第一基金會AAC跨越溝通鴻溝平台
:::

第一基金會AAC跨越溝通鴻溝平台

網站導覽 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官網 Facebook粉絲頁 Youtube官方影片
  • 平台訊息
    • 最新消息
    • AAC影音
  • 平台簡介
    • 成立平台宗旨
    • 平台功能
    • 成員及分工
    • 聯絡我們
  • AAC科普
    • AAC迷思
    • AAC一般知識
  • 輔具產品
    • 輔具介紹
    • 輔具類型
    • 輔具廠商
  • AAC百寶箱
    • 溝通符號
    • 溝通輔具
    • 溝通技術
    • 溝通策略
    • 整合式方案
  • 資源連結
    • 政策法規
    • 相關書籍
    • 相關文獻
    • AAC新趨勢
  • 提供AAC服務單位
AAC科普
::: 首頁 > AAC科普 > AAC一般知識 > 特教推手經驗談 透過系統訓練 提升溝通輔具效用
  • AAC迷思
  • AAC一般知識
2017-02-03

特教推手經驗談 透過系統訓練 提升溝通輔具效用

作者:王俊凱

文/社團法人中華響響輔助科技協會秘書長王俊凱
發行出處/國語日報特教副刊
發行日期/2017年2月3日

個案操作溝通筆

 
溝通異常是特殊教育學生常見核心問題,可能伴隨溝通異常的特教生包括智能障礙、腦性麻痺、自閉症、語言障礙、聽覺障礙、身體病弱、多重障礙、發展遲緩等,當中亦不乏有複雜溝通需求者(Subjects with Complex Communication Needs, CCN),須被教導學習使用拼音系統以對外溝通。

運用輔助溝通系統 自我表達非難事

特教領域近年特別重視用各種教學方法,協助特教生對外溝通,輔助溝通系統(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AAC)就是常用的一種方式,AAC直譯為擴大性與替代性的溝通系統,當一個人在表達時,除了使用語言外,所有用來輔助說話表達的方法,都可稱為擴大性溝通系統;當一個人的言語能力嚴重受損時,用來替代他說話表達的方法,則可被歸類為替代性溝通系統。AAC不是完全沒有言語能力者的專利,具言語溝通能力,但發展未臻成熟者,也可以使用AAC。

美國聽語學會(American Speech-Language-Hearing Association, ASHA)指出,AAC是用於表達思想、需求、意願和想法等溝通的方式,當我們使用面部表情、手勢、符號、照片或書寫時,都是在使用AAC。

ASHA提出AAC應包括四個元素,分別是溝通符號、溝通輔具、溝通技術及溝通策略,但AAC並非神奇魔法,只有溝通輔具,仍無法讓AAC使用者立刻暢所欲言,就如同只有一個籃球,並不會造就出球技精湛的選手,而是必須經反覆練習,並與團隊達成一定的默契,才能把球打好。成功的AAC使用者亦非一蹴可幾,往往須長期配合系統性訓練,再加上環境提供的支持,才能成為有效的溝通者。

掌握特教生需求 引導弱勢能力發展

最後,提出以下幾點執行iPad AAC介入方案時的教學建議。

  • 掌握特教生的學習特質與溝通需求,尊重個別差異,學習看待學生的優勢能力,並進一步引導弱勢能力的發展。
  • AAC訓練須循系統性教學步驟進行,透過結合教學策略的運用,逐步教導自閉症學生利用iPad溝通。
  • 在使用高科技AAC前,可先以低科技AAC建立操作概念,尤其自閉症者常因行為或情緒問題,導致使用溝通輔具的成效不佳,如在教學方案中加入低科技溝通圖卡,輔以語音溝通板或點讀式溝通筆,等習得語言概念後,再以iPad介入,交錯使用下,學生又能多學會其他溝通方式。
  • 從語言發展性來考量符號的使用,學習溝通符號不僅為了滿足現階段溝通需求,更應著眼於特教生未來的學習發展。

AAC個案應用實例

小丰(化名)是低口語自閉症學生,國小曾短暫學習以溝通圖卡交換物品方式進行溝通。他升上國高中後,原有的溝通系統已無法滿足需求,因而出現反覆如廁、莫名哭泣、大叫等情緒及行為問題。

個案操作iPad AAC

在了解小丰認知、語言、動作控制、社會互動、動機及需求後,我與臺北市立大學特教系主任藍瑋琛及響響輔助科技團隊的語言治療師、特教教師討論後,共同設計一套具體可行的iPad AAC介入方案,此方案的四個元素說明如下。

溝通符號

為建立小丰語意、語法、語用的概念,iPad AAC介入方案結合活動本位(便利商店購物活動)及語言發展本位,使用九十六個核心語彙(主詞、時間、肯定與否定用語、情緒、社交)及七十二個邊緣語彙(名詞),小丰可用這兩者來建構完整句型。

溝通輔具

為了提升溝通輔具的可攜性及教學彈性,在iPad AAC介入方案中,使用點讀式溝通筆及iPad結合溝通應用程式的動態版面型語音溝通器。

溝通技術

小丰操作輔具沒有困難,使用點讀式溝通筆點擊溝通版面上的符號,或觸碰動態版面型語音溝通器上的溝通符號時,都能直接選取。

溝通策略

為了協助小丰克服使用iPad結合溝通應用程式時遇到的困難(如因不熟悉語法結構,而讓溝通版面跳層;執意按壓home鍵,跳出溝通應用程式等),在過程中輔以低科技的溝通圖卡及點讀式溝通筆,並設計感官經驗、概念建立、符號理解、聽覺理解與口語表達、類化五階段的教學方案,逐步引導他學會以iPad進行溝通。

在實施iPad AAC介入方案後,小丰已較能掌握iPad動態版面型語音溝通器中的語言規則,並可在特定活動中使用,表達需求及要求、打招呼及參與活動。小丰在學習使用AAC的過程中,因溝通器提供許多聲音回饋,增加練習仿說的機會,儘管構音仍不清晰,但明顯感受到小丰越說越有信心。

轉自:https://www.mdnkids.com/specialeducation/detail.asp?sn=1315

報紙截圖

回列表
另開新視窗分享到Facebook 另開新視窗分享到Line
:::
第一基金會 第一基金會

服務信箱:aac_service@diyi.org.tw

服務專線:02-2722-4136轉1856

傳真號碼:02-2729-1742

服務地址:115台北市南港區重陽路223號 B1 查看地圖

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官網:https://www.diyi.org.tw/

富邦文教基金會

通過A優先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
財團法人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 by A-cart網頁設計:雲端主機
Lin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