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俊凱
文/臺北市立大學特教系兼任講師王俊凱
發行出處/國語日報特教副刊(本刊由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與國語日報聯合製作)
發行日期/2017年7月7日
輔助科技包括設備及服務,設備指用以增進、維持或改善人們生理功能障礙的物件、設備或產品系統,無論是現成的、修改過的或客製化的;服務則指任何可直接協助身心障礙者評估、選擇、取得或使用輔助科技設備的服務。
不管身心障礙者的障礙程度多嚴重,仍可藉輔助科技擁有自己的生活,但對輔助科技的應用,部分專業人員、家長仍存有一些迷思,筆者整理後說明如下。
使用輔助科技會阻礙能力發展?
家長常希望專業人員能幫助孩子學習走路或說話,有「使用行動輔具後就不想自己走路;使用溝通輔具後就不想開口說話」的錯誤觀念。大多數實驗研究顯示,輔助科技介入,能促進特殊幼兒能力發展,例如:多重障礙幼兒使用溝通輔具,目標是協助他參與活動及與人溝通,言語表達只是其中一種溝通方式,不是唯一一種,眼神、手勢、表情、溝通圖形、文字、注音符號等,都能發展成一種溝通方式,而特殊幼兒從初始溝通者發展成複雜溝通需求者,也需要經歷學習溝通符號的歷程。
重度障礙者才需使用輔助科技?
提供輔助科技應視幼兒的特殊需求,輕度障礙幼兒如能藉輔具增能,就能充分體會輔具帶來的幫助,例如:發展遲緩兒透過光學點讀筆的聲音提示,就能了解圖形內容,純以障礙程度思考是否需要輔助科技,是不適當的觀念。
輔助科技可依設備的類型,分成低科技(如:握筆器、放大鏡)、中科技(如:計算機、單鍵溝通器)、高科技(如:眼控滑鼠、動態版面型語音溝通器)。低科技輔具也能幫助特殊幼兒學習,例如:低視能幼兒透過放大鏡,就能看清楚圖形。 不經訓練,就能有效使用輔助科技?嘗試新事物往往要經過學習。學習時間長短,視個人能力及經驗而定;輔助科技也有不同的學習時間,例如:聽損幼兒戴助聽器後,因聽到與以往不同的聲音,常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適應;適應時間長短,視幼兒聽力狀況及過去語言經驗而定。
輔助科技是介入方式中的最後選擇?
過去曾以特殊幼兒資格作為是否選用輔助科技的依據,年紀太小或太大、認知功能嚴重缺損、動作控制不佳等,都可能成為拒絕提供特殊幼兒輔助科技的原因。少數語言治療師把溝通輔具的介入,視為語言治療的最後一步,但溝通符號和操作技能在幼兒語言發展過程中,是循序漸進的過程,使用溝通輔具並非要完全取代說話,而是特殊幼兒在無法有效以言語表達時,用以支持溝通及參與的工具。
個案應用實例
兩歲的恩恩(化名)因病切除大腦右邊枕葉、顳葉,致使左眼可視範圍有限,左手較無力。他可用右手指物,手非常敏感,剛開始時,語言治療師稍微碰到他的手,他就大叫;目前僅能發出一些聲音,注意力較短暫。
介入策略
恩恩剛接受輔導時,只愛坐在地板上,治療師利用玩具,逐漸引導他坐上椅子,為了讓他藉由遊戲學習,治療師以改裝玩具及特殊開關為媒介,進而發展不同遊戲形態。
玩具正是一種輔助性的溝通符號,並依學習目的,有認知性、語言性、科學性、動作性、操作性、社會性等類別。成人可依玩具特性,創造不同遊戲規則,先讓幼兒對玩具產生興趣,再藉活動引導他發展認知及語言,例如:語言治療師透過汽車玩具,引導幼兒雙脣開合,發出「叭叭叭」的聲音。
特殊開關除了可用在肢體障礙特殊幼兒外,年紀較小,動作控制尚未發展成熟的學齡前幼兒,透過按壓、撥弄、拉、踏等不同方式操作特殊開關,也能享有操弄玩具的主控權,進而誘發溝通動機,例如:當恩恩用右手撥弄搖桿式特殊開關時,潛水艇泡泡機會移動,發出音樂及冒出泡泡。玩具帶來的感官刺激,讓恩恩有動機參與遊戲。
結語
初始溝通者可以是任何年齡層的發展障礙者,他們初期可能會依賴手勢、表情、肢體動作等方式溝通,這些行為可能具溝通意圖,也可能沒有。為了幫助他們參與遊戲,從中學習基本溝通技能,輔助科技是協助他們有效參與活動的不二選擇。
▲針對發展遲緩兒的特性,提供適宜的輔助科技,能有效提升他的能力。(圖由臺中市響響輔助科技協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