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俊凱
文/臺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特教組博士班研究生王俊凱
發行出處/國語日報特教副刊
發行日期/2017年11月3日
溝通是基本人權,如何幫助特教生有效表達及與人互動,是特殊教育一項重要目標。
溝通指的是雙向互動,過程中會有說者及聽者,利用各種方式,有來有往的交流想法,但特教生往往受限於認知功能或動作異常,不僅無法順利以說話作為主要溝通方式,溝通過程中,他們通常只能當聽者,說者則是教師、治療師、家長等能以說話作為主要溝通方式的成人。這種不對等的互動,導致專業人員或家長在描述特教生的特質時,常提到「溝通顯得被動」;特教生也因無法說話或表達語彙有限,很可能導致能力被嚴重低估。
實際上,溝通的方式不只有說話,臉部表情、眼神、肢體動作、手勢等,經過適當的溝通訓練,都可作為輔助溝通的方式。另外,如果希望特教生能以師長期待的方式溝通,那就要在生活中提供足夠強度的練習,把握每一次互動機會,不僅訓練特教生,也應讓他的溝通夥伴在過程中學會該如何與他有效溝通。
Beukelman在一九八七年提出應以「平衡取向(balanced approach)」作為具複雜溝通需求者發展溝通介入方案的依據。平衡取向的溝通介入方案,鼓勵特教生用多元方式溝通,例如:特教生家人如能聽懂他說的話,就能將說話當作主要溝通方式,經由學習得來的輔助溝通技術,則用來與較不熟悉的溝通夥伴溝通。
在給特教生選擇溝通方式權利的前提下,應儘可能提升他的語言能力,並且訓練他及主要溝通夥伴能在不同情況下,選擇對雙方最有效的溝通方式。唯有提升語言能力,才有機會用更複雜的符號與人溝通,例如:提供腦性麻痺生溝通訓練,也可訓練用頭控滑鼠、掃描開關等動作。在尋找可使用的輔助溝通技術時,不應放棄對動作的要求,而是用更平衡的方式,藉目前的動作控制滿足基本需求,也透過系統性的動作及溝通訓練方案,訂出短期、中期、長期目標,讓腦麻生的溝通方式更平衡、完善。
應用實例
游游(化名)就讀華德福國中部普通班,初次聯合評估時,語言理解能力可,但表達時不面向人說話,也不看人,表情變化少,回應問題時常沉默不語,即使回應了,由於語音清晰度不佳,語速過快,僅父母較能理解他表達的內容,且因溝通對象不多,能運用的語彙、句型、溝通技巧及策略都十分有限,致使其他人難以理解其意,在團體中很容易被忽略。
介入策略
輔助科技團隊評估游游的能力後,設計平衡取向的溝通介入方案,具體策略包括:
結語
隨著課程進行,游游越來越有想法,也更有自信的用說話、書寫、line等多種方式表達。對話時,能仔細聽教師提問,也能反問教師:「那你覺得呢?」輕鬆自然的展現幽默感。
家長也表示,華德福教育讓學生回歸自然,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創造力,尊重每個人的想法與不同,而這正與平衡取向的溝通介入方案精神不謀而合。
▲林政緯老師(左)以平板式溝通輔具,協助學生設計溝通版面,助他表達自我。(圖由臺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特教組博士班研究生王俊凱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