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俊凱
文/臺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特教組博士班研究生王俊凱
發行出處/國語日報特教副刊
發行日期/2017年12月1日
聽障生的聽能訓練有很多種方法,結合輔助科技設備介入的系統性訓練就是其中一種。有些人認為聽障生戴上助聽器或植入人工電子耳後,就能聽到聲音;只要聽障生能聽到聲音,他就能順利和他人溝通。其實這種想法不正確。聽障生會認為他聽到的音就是正確音,實際上,他可能會因無法清晰的聽清楚每個音,以致發音錯誤,卻沒辦法根據過往經驗來判斷,進而發出正確音,造成語音刻畫的錯誤。 聽障生常用的輔具,包括各式助聽器、人工電子耳、FM系統(含發射器與接收器)、聽能筆,以及在行動裝置上安裝相關應用程式的聽能管理工具。 助聽器透過內建麥克風接收聲音,經過擴音器處理聲音並放大後傳出,使聽力損失者能聽到原本聽不清楚的聲音,並能依照聽障生聽損狀況,將聲音信號的不同頻率,做最大限度的調整,讓聽障生儘可能聽得到聲音。
人工電子耳則是透過植入的線圈,將聲音處理器接收到的訊息轉化成電流,由電流刺激聽覺神經,再由大腦聽覺中樞解析聲音訊息。裝置電子耳須動手術,當聽損程度過重,助聽器的效益有限時,仍應考慮裝置。
FM系統須在發話端配上發射器與麥克風,在聽話端放接收器,直接連接助聽器或人工電子耳,能減少背景噪音及回音的干擾,發話者距離遠近或音量大小,也不會成為問題。 聽能筆藉各種改變聲音的技術(例如:壓頻、移頻、拆音節),幫助聽障生更容易知覺到平常不易察覺或辨識的聲音,並經由視覺提示、發聲練習及提供聽覺回饋,讓聽障生能說得更清晰;在行動裝置上安裝相關應用程式的聽能管理工具,可偵測環境噪音,避免長時間處於噪音環境,對聽力造成傷害,或進行初步的聽力篩檢,便於及時發現問題,並進一步到醫院做正式的聽力檢查。
對聽障生而言,使用輔具可以幫助擴大殘存聽力或繞過障礙,使用觸覺、視覺優勢感官(例如:震動鬧鐘、電話來鈴閃光器),但輔具不是萬能,要能聽到聲音,聽懂訊息,開口說話及說得清楚,須搭配長期的聽能及說話訓練,才能發揮輔具的最大效益。
應用實例
菡菡不到一歲就被檢查出兩耳都有極重度的聽力損失,先在左耳戴助聽器,一歲九個月大時在右耳植入人工電子耳,隨後開始聽能訓練。她目前就讀國小二年級,會定期到資源教室上課,也已持續接受語言治療服務約三年。
據菡菡的語言治療師描述:「與菡菡初次接觸時,她多用口語搭配簡單手勢與我溝通,雖然能說話,但別人大多聽不懂內容,且菡菡說的字音有許多錯誤(例如:大叫說成大笑),這與她無法有效區辨ㄐ、ㄑ、ㄒ、ㄗ、ㄘ、ㄙ等音有關,長時間處於語音刻畫錯誤的狀態,不僅會讓別人不了解她說的話,別人說的話她也無法理解。這種情況發生的次數多了,菡菡就越說越少。」
介入策略
輔助科技團隊評估菡菡的能力與限制後,由語言治療師為她量身打造一套訓練方案,具體策略如下:
結語
聽障生從「聽到聲音」到「開口說話」是需要時間學習及訓練的,菡菡在進行長時間的聽能及語言訓練後,表達方式變得更多元,也比較有信心開口說話。菡菡總是聽錯的字音,終於開始能聽得到,聽得懂,再藉由不斷練習,最後,也能說得清楚了!
▲語言治療師陳淑玫(右)透過輔具,協助聽障生理解與表達。(圖由臺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特教組博士班研究生王俊凱提供)
轉自:http://www.mdnkids.com/specialeducation/detail.asp?sn=1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