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俊凱
文/臺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特教組博士班研究生王俊凱
發行出處/國語日報特教副刊
發行日期/2018年3月2日
在使用輔助溝通系統訓練特殊生有效溝通的過程中,特殊生的家長普遍會提到「希望孩子能以說話作為主要溝通方式」。因此,讓特殊生接受治療或訓練時,也都期待治療師或特教教師能教孩子學會說話,消極的採取靜待觀望方式,直到孩子的說話表現嚴重落後同儕,才考慮讓輔助溝通系統介入。
溝通效果不彰 打擊特教生自信
實際上,實施輔助溝通系統時,發展「功能性溝通行為」應該是首要介入目標。特殊生的溝通問題如果不積極處理,當年紀越來越大,能表達的內容卻依然有限,長期累積下來的負面情緒無法獲得抒發時,可能會衍生出更多行為問題。因此,處理特殊生的溝通問題時不可不慎。
問題分析
小瑄(化名)是一名泛自閉症患者,雖會開口說話,但說話的音量很小,速度很快,溝通方式多半是仿說或自言自語,訊息傳遞不是非常明確,令她的溝通對象經常得要猜測她的意圖。
小瑄的父母表示,即使小瑄先前已上過不少療育課程,但她和熟悉的溝通對象互動時,仍然最常用肢體動作或表情傳遞訊息;由於這兩種方式能傳達的訊息有限,因此小瑄傳遞的訊息以表明需求為主,溝通時缺乏信心,害怕犯錯,須提供大量支持;對人不大感興趣,對文字的興趣比圖象高;雖然情緒穩定,但偶爾有賴在地板上的行為出現。因此,小瑄父母期待溝通輔具能幫助小瑄有效溝通。
照顧者訪談
我們訪問小瑄的媽媽,希望藉由特殊生主要照顧者的角度,釐清協助特教生使用輔助溝通系統時應注意的問題。
問:對於輔助溝通系統的印象是什麼?
答:原先認為溝通輔具就是輔助溝通系統。常見的溝通輔具有語音溝通板、平板式語音溝通器、溝通筆等;對小瑄來說,語音溝通板功能太簡略,平板式語音溝通器又太複雜,治療師評估小瑄的需求後,經由教育系統,為小瑄申請到溝通筆。我很期待溝通筆可以幫助小瑄有效溝通。
問:小瑄在溝通上的問題為何?
答:小瑄有明顯的自閉症特質,她與熟悉的人溝通時,多半靠肢體語言;與不熟悉的人溝通時,則顯得被動且溝通意願很低。小瑄從一歲多開始接受語言治療,與熟悉的語言治療師互動良好,但與不熟悉的人互動時就明顯受限,無法將上課時的溝通表現類化至不同情境及不同溝通對象。
問:目前接受什麼溝通訓練方式?
答:「一對一」或「小團體」溝通訓練課程,小瑄都參加過;她目前在響響輔助科技協會接受輔助溝通系統訓練,經團隊評估後,以「圖卡交換」的方式引導她學習溝通。介入前,我對「使用圖卡,而不使用溝通筆」感到疑惑,但介入計畫執行後,我發現小瑄使用圖卡時,眼神注視明顯比用溝通筆時好,也會把焦點放在溝通上。藉由多名特教教師輪流與小瑄互動,她在過程中須面對不同風格的溝通者,對她來說是很有效的刺激,有助於打破她的自閉症特質。
問:經過一段時間的溝通訓練後,小瑄有何改變?
答:小瑄與大部分泛自閉症兒童一樣,興趣相當局限,起初只喜歡玩公主風的玩具、看書、拼圖,經過訓練後,現在會主動嘗試其他玩具,在與同儕相處時,比較能看懂及遵守規則,對遊戲也比較有好奇心。教師曾告訴我,小瑄缺少眼神注視,溝通意圖太低,因此用「圖卡交換」作為訓練方式,訓練後,她現在已經可以透過眼神,和他人有更多互動,有需求時也願意主動拿圖卡與人溝通。
問:對仍在觀望是否要讓孩子接受輔助溝通系統訓練的家長,有什麼建議?
答:輔助溝通系統介入時,不要只把焦點放在使用什麼樣的溝通輔具,而要在專業團隊評估後,加入符號、技術、策略要素,讓有特殊需求的兒童確實學習該怎麼和不同的人溝通。溝通不是只有說話一種方式,手勢、眼神、肢體語言,都可以搭配使用。如果要求孩子只能用口語表達,反而可能增加孩子的心理壓力,也會造成親子間的對立與緊張。我現在就把孩子當作外國人,當語言不通時,透過聲音、比手畫腳的方式,還是可以達到溝通目的。
▲小瑄(右)和媽媽(左)以「圖片交換」溝通。(圖由臺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特教組博士班研究生王俊凱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