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俊凱
文/特殊教育教師王俊凱
發行出處/國語日報特教副刊
發行日期/2018年4月13日
在輔助科技服務項目中,使用者需求評估是很重要的一環。輔具評估人員可藉輔具使用者需求評估,幫助輔具使用者在使用輔具的過程,增進輔具功能,避免因使用不適合的輔具或不適當的操作方式,形成傷害。以配眼鏡為例,如果戴上合適的眼鏡,可以防範眼睛因看不清楚而過度用力,減緩近視加深;如果戴了不合度數的眼鏡,不僅眼睛容易疲勞,視力也很容易惡化。在選配眼鏡上,眼科醫師及驗光師扮演把關的角色。
評估人員資格
教育系統無明確規範
教育系統對輔具評估人員並無明確規範,主要由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語言治療師、聽力師、輔具評估專員等專業人員兼任;社政系統中則有明確規範。
社政系統共分為五類
依據《身心障礙者服務人員資格訓練及管理辦法》第十四條規定,從事輔具評估工作者,須接受輔具相關訓練,並領有結業證明書;可分甲、乙、丙、丁、戊五類。其中,甲類為領有物理治療師或職能治療師考試及格證書;乙類為領有語言治療師考試及格證書;丙類為領有聽力師考試及格證書;丁類為大專院校以上醫學、護理、復健諮商、物理治療、職能治療、特殊教育、聽語、醫工、輔助科技等相關系所、學位學程畢業,並從事輔助科技相關服務滿兩年;戊類為從事視覺功能障礙輔具評估工作三年以上,且至少完成二十名視覺功能障礙者輔具評估服務。
該辦法隨實施狀況修正,例如,丁類輔具評估人員的資格訓練已於去年五月停辦 但停辦前已取得資格者,得繼續從事輔具評估工作。
評估運作流程
縣市教育系統各自發展
在教育系統中,各縣市都各自發展出專有的評估流程與評估報告格式。以桃園市特教資源中心日前一次學習輔具評估為例說明,該中心將申請視覺輔具、行動輔具、聽覺輔具、溝通輔具等個案分組,上午先由不同專業人員評估特殊生提出的輔具申請,其中,溝通輔具組有四個不同類型的特殊生提出申請,由教師及家長帶特殊生到中心,接受一名語言治療師與一名丁類評估人員聯合評估。
特教生申請的溝通輔具類型眾多,有申請單句話語音溝通器、多層語音溝通板、動態版面型語音溝通器,也有申請以眼控操作為主的溝通系統。評估人員在現場評估後,視特殊生能力,提出相關建議及撰寫報告。
經過上午的評估程序後,下午召開專家審查會議,由教育局相關主管、特教資源中心團隊及受邀專家參加,會議中決定輔具是由特教資源中心媒合提供、調整舊有輔具或是新購,最後由特教資源中心統籌管理,避免輔具資源浪費。
社政系統報告格式統一
在社政系統中,由內政部委請專責單位,針對不同輔具,規畫設計統一的評估報告書格式,並已行之有年。
以一名多重障礙者阿瑋(化名)申請溝通輔具為例,他須使用輔具評估報告書(編號十二)─溝通輔具與人工講話器,內容包括基本資料、使用評估、規格配置建議、補助建議、檢核與追蹤紀錄等項目。
基本資料內容包括個案及聯絡人資料、個案障礙等級及目前安置狀況;在使用評估部分,分別針對言語、非語言「溝通─理解」、聲音的產生、言語「溝通─表達」、圖卡句構、符號運用「溝通─表達」、書寫、文字閱讀等活動表現進行評估,另評估動作功能,找出適合特教生使用哪個部位操作溝通輔具;在規格配置建議部分,依據使用評估結果,找出輔具規格配置及操作介面建議;在補助建議部分,填寫建議使用的輔具,如果不建議使用,也須填寫理由。最後,對採購的輔具進行檢核與後續使用的追蹤紀錄。
經輔具評估人員評估,阿瑋的身心障礙證明診斷類別為第三類、第七類(舊制身障手冊的障別為極重度多重障礙),他雖能透過言語表達,但不清楚,常造成他人誤解;他無法書寫,但能閱讀簡短文字,也可透過圖卡建構句子,並能用注音符號溝通;肢體操作雖受肌肉張力影響,但可精準用手指按壓溝通板、握筆或觸碰平板。在輔具評估及徵詢阿瑋的意願後,最後共同決定輔具規格配置為高階固定版面型語音溝通器。
▲多重障礙者阿瑋(左),接受溝通輔具評估。(圖由特殊教育教師王俊凱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