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俊凱
文/特殊教育教師王俊凱
發行出處/國語日報特教副刊
發行日期/2018年5月4日
生活中充斥著符號,舉凡文字、圖案、聲音、動作,甚至是建築物、人物,都是符號。符號指的是「用來代替指示物的某個物品」,例如:代替真實汽車的汽車照片。適當使用符號,不僅可以幫助人們更了解訊息,也能協助特殊生學習認知及溝通。 輔助溝通系統中包括符號、輔具、技術、策略四項要素,其中,溝通符號的選擇與應用,是特教教師在設計溝通方案時經常遭遇的問題。溝通符號可分為輔助性及非輔助性,一般而言,輔助性溝通符號由具體至抽象,分別為實物(體)、彩色照片、黑白照片、小模型、彩色圖象、黑白圖象、文字;非輔助性溝通符號則是除了口語以外,聲音、眼神、表情、手勢、肢體等不須額外裝置,可由人展現出來的方式。
選用原則
選用溝通符號,有以下原則:
應用實例
游游(化名)是一名十四歲大的男孩,先天小腦萎縮,造成全身肌肉控制與協調有某種程度的困難,例如,他雖不需要使用輔具就能行走,但平衡感不佳,難以單腳站立;可以運筆書寫,但速度慢;平常多用口語和家人溝通,卻只有媽媽較能猜到溝通內容,爸爸次之。在校園中與同學、教師互動時,多半是被動接收訊息,聽的多,表達的極少。 專業團隊評估游游的能力及限制後,由語言治療師與特教教師合作,為他設計出一套溝通訓練方案,具體策略如下:
結語
在溝通方案介入過程中,不是一定要以新建立的溝通行為,取代舊的溝通行為,如果特教生原有的溝通行為適宜,不妨讓新舊溝通行為並存。 透過選用溝通符號來提升特殊生的能力,最重要的目的,是要讓特殊生在適當的情境下,從他已經精熟的溝通行為中做出判斷,並選擇適合的方式來進行溝通。
▲特教生以小模型、彩色圖像等輔助性溝通符號,以眼神、手勢等非輔助性溝通符號,學習認知及溝通。(圖由特殊教育教師王俊凱提供)